| 首 頁 | 文化部官網| 關於計劃 | 合作夥伴 |
| 老二媽的故事 | 西屯的歷史 | 烈美堂介紹 | 360度景點導覽 | 省親影像記實 | 社區工作活動記錄 | 文物典藏 | 專題影像記錄 | 鄉土教材下載 | 學校參與 |

 

老二媽的故事

省親遶境活動社會背景

老二媽與聖老二媽

字姓戲

臺中市丹慶季媽祖會

天上聖母/西大墩丹慶季總理公記
印章為臺中市丹慶季媽祖會持有,根據日治時期宗教寺廟台帳記載丹慶季媽 祖會創立於道光11年3月6日(1831),由居住在潮洋庄之廖姓住戶,八十名 為會員。主神供奉媽祖(木像),以管理人住所為登記處。印章本體為長方形 黃色石頭材質,正面上端橫刻著「天上聖母」。一線隔開後,約於四分之三部 位,採直刻方式,從右至左,右為「西大墩丹慶」,左為「季總理公記」,中 間夾著「慎」字。印面長3.6公分、寬2.9公分,印章高為3.1公分。,總理屬於 非官治人員,有如士紳一樣,處於官、民之間,扮演中介橋樑的角色。
臺中市丹慶季媽祖會介紹
1. 成立時間:清朝道光11年(1831)3月6日。
2. 成立宗旨:為南屯「萬和宮」,「媽祖」(唯一本土昇天附靈 「媽祖」為「廖品娘」)每三年舉辦祭祀及省親遶境活動。
3. 成立經費:由當時西大墩庄、潮洋庄、龍潭庄、上石碑庄、何厝庄及惠來庄之地方開臺始祖(80名會員)集資購買土地放租並收取租金做為祭祀活動經費,並由廖世際公(烈美公系統)、廖大勝公(張廖家廟系統)和廖朝倫公(廖拾合公系統)擔任當時管理人,辦理所有活動。清朝末期由國讚公、恩旺公及有垚公共同擔任管理人。日據時期由以雲公管理事務。民國成立後由丁樹公、丁榮公、圻炘公及進佶公共同掌管事務。
4. 同治2年(1863)7月8日成立「合盛季」(復興季),由住在西大墩街242番地之廖承祥公結合住在西大墩街的29名廖姓先祖專責成立,辦理迎接萬和宮聖二媽陪同老二媽回西屯省親活動,在日治時期被強迫解散後合併丹慶季辦理媽祖西屯省親活動。
5. 日治時期大正11年(1922),時任管理人為廖以雲。9月11日以政治因素被「勒令第406號」強制變更神明會所屬土地於神明會共有會員名下持分。
6. 日據時期會員買賣過戶皆表明等日後有機會成立團體皆須蓋印歸還於「丹慶季神明會」團體名下。
7. 民國101年(2012)起土地經由開發建商向土地各持分人購入,並用法律程序提起訴訟使土地變價分割拍賣,致使本會中心信仰徹底瓦解。
8. 本文化活動沿續至今經臺中市政府於民國101年(2012)6月公告並列為「臺中市民俗類文化資產」之一。管理人必須負起文化傳承任並負責籌備活動經費及人員以便對歷史文化及先民祖輩負,依文化資產保護法條例須通知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備案並向臺中市政府社會局重新立案申請,以免重要「無形文化資産」消失。
9. 經日治時期本會管理人廖以雲公之派下子孫八十餘名等人發起,於民國103年(2014)發起成立新會並向臺中市政府登記立案重新成立定名為:「臺中市丹慶季媽祖會」,以延續先祖先輩們之志願。

 

 

 
   

◆ 110-112年度「文化部社造多元協力跨域共創補助」 ◆計畫名稱:老二媽慶典文化記憶轉譯_巡保・尋寶AR互動展_執行辦公室

◆指導單位:文化部  ◆執行單位:樂橙創意有限公司

◆合作單位:祭祀公業法人台中市廖烈美、臺中市丹慶季媽祖會、僑光科技大學旅館與會展管理系、僑光科技大學多媒體與遊戲設計系

◆資料管理:樂橙創意有限公司 | 電話:(04)2389-9438 | 地址:臺中市南屯區黎明路二段71巷2 號 | 建議瀏覽器:Chrome、IE11以上版本 (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