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頁 | 文化部官網| 關於計劃 | 合作夥伴 |
| 老二媽的故事 | 西屯的歷史 | 烈美堂介紹 | 360度景點導覽 | 省親影像記實 | 社區工作活動記錄 | 文物典藏 | 專題影像記錄 | 鄉土教材下載 | 學校參與 |

 

西屯區開發移民史

西屯公學校

 

 

 


西屯公學校(西屯國小)
西屯公學校之前身為埧雅公學校西大墩分校,由於學生通學之不便,以及教 育費負擔分配不均,明治36年(1903)故由西屯區內人民及學務委員及街庄長連 署申請由臺中廳對於是否能夠在西屯設立分校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含,學校位 置、學校名稱、每學年預計學生數及班級數、分校區域內街庄名及戶數人口數、 開校預定期日、維持方法、創立相關費用等,在地方人士積極爭取後,埧雅公學校西大墩分校得以成立。 明治 36 年(1903)10 月 4 日舉行分教場開學典禮,西屯區的小學生得以在地就學,免去奔波之苦,埧雅公學校西大墩分校於成立當時學校並無自己的校地,當時的校地是向廖心國先生商借住宅改建為臨時教室供學童使用,地點位於西屯 四三五番地,並建校舍、職員室、宿舍,共計四棟。明治37年(1904)獨立改稱為「西大墩公學校」。西屯公學校做為西屯地區第一所現代學校,成立至今(2023年)已有 120 年, 其成立過程幾經波折,經過西屯在地人士的積極爭取,最終得以成立,使西屯的 學生得以就近就學。

1903年成立時名為「埧雅公學校西大墩分教場」
1904年獨立定名為「西大墩公學校」
1921年改稱「西屯公學校」
1941年改稱「西屯國民學校」
1945年二戰結束後,改為「臺中縣立西屯國民學校」
1947年臺中縣西屯鄉併入臺中市改稱西屯區,校名為「臺中市西屯區西安國民學校」
1963年7月1日改名為「臺中市西屯區西屯國民學校」
1968年8月1日實施九年國教,校名改為「臺中市西屯區西屯國民小學」。
圖 3-1-10 昭和 8 年(1933)西屯公學校校舍 資料來源:轉引自陳瑛珣,《張廖家族宗祠與臺中西屯的客家歷史記憶》,臺中:臺中 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2018,頁 146。

 

 

 
   

◆ 110-112年度「文化部社造多元協力跨域共創補助」 ◆計畫名稱:老二媽慶典文化記憶轉譯_巡保・尋寶AR互動展_執行辦公室

◆指導單位:文化部  ◆執行單位:樂橙創意有限公司

◆合作單位:祭祀公業法人台中市廖烈美、臺中市丹慶季媽祖會、僑光科技大學旅館與會展管理系、僑光科技大學多媒體與遊戲設計系

◆資料管理:樂橙創意有限公司 | 電話:(04)2389-9438 | 地址:臺中市南屯區黎明路二段71巷2 號 | 建議瀏覽器:Chrome、IE11以上版本 (螢幕最佳顯示效果為1280*960 )